均川镇中心幼儿园爱心妈妈庇护留守儿童

均川镇中心幼儿园“爱心妈妈”庇护“留守儿童”

在留守儿童之家里为孩子梳头)

新年又来了。穿上崭新的羽绒服,系上红红的头绳,拉着“爱心妈妈”的手,曾都区均川镇中心幼儿园贺氏祠村5岁的留守儿童杨飘这几天别提多高兴了。这个和奶奶生活了三年,平时缺少父母关爱的孩子,眼下正沐浴着冬季暖阳,享受着久违的母爱。这是近日在均川镇中心幼儿园关爱留守儿童的一个温馨场景。农村“留守儿童”低龄化堪忧据全国妇联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特别是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最少在2800万以上!组建于2008年8月的均川镇中心幼儿园430名幼儿中,就有170名“留守儿童”散布在小、中、大班和学前班中,其中小班的留守儿童多达45人!农村“留守儿童”低龄白癜风怎么治最好化现象更让人耽忧。均川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贺萍告知我们说:农村留守儿童逐步增多,并且向幼儿园延伸,留下了许多隐患:1是幼儿缺少父母关怀,性情逐步变得内向、孤僻、自闭。一些幼儿的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还使孩子变得任性起来;2是监护不力,幼儿学习成绩逐渐下落。该园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3是缺少精神抚慰,身心健康堪忧。该园的调查还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到3次,有的乃至几年才回家1次。由于父母长时间外出,幼儿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因疏于照顾,人身安全也遭到一定威逼。“爱心妈妈”为孩子撑起一片绿荫常言说,孩子是社会的花朵,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让每朵花儿都幸福地开放在祖国的大地上,是所有家长、老师,也是全社会的共同心愿。针对农村“留守儿童”低龄化的实际情况,均川镇中心幼儿园积极探索补救措施,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绿荫。从去年9月开始,他们首先动员学校20多名有条件的幼师加入爱心妈妈的行列,与20余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该园幼师代建华与留守儿童李子萌结成帮扶对子后,让她与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李子萌由于遭到爷爷奶奶的溺爱,比较任性。代建华便每天晚上睡觉前耐心地为她讲励志和警示故事,逐渐让小子萌改掉了任性的坏习惯。该园男幼师熊炎龙关心留守儿童胜过自己的孩子。有一次,得知自己结对的幼儿陈叶发高烧,连夜从家里赶到幼儿园,将孩子送到卫生院急救,孩子化险为夷,而自己的女儿却由于没有盖好被子而患上重感冒。“爱心妈妈”的尝试初步成功后,该园还决定发挥社会的气力,招募“爱心妈妈”。去年10月发出号令后,首批就有15名社会爱心人士与该园20名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女企业家方琼与该园留守儿童李萍萍结对后,每一个月都要到她家去看望一次,1有空闲便把她接到随州市区内,为她买衣服和学习用品。一段时间的交往后,方琼发现小萍萍有自闭偏向,不愿与人交往,便找来心理医生给她医治,同时与她的父母沟通,协助她早日走出自闭阴影。一个多月后,李萍萍又变得大方活泼起来,久违的笑容又回到脸庞。另外,该园还开辟了留守幼儿“亲情”、每个月免费让幼儿定期与父母通,联系亲情。给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让幼儿感受到大家庭的爱;建立留守儿童之家,购买了电脑、电视等文娱装备,开设了澡堂;展开定期家访,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沟通孩子成长信息。关爱留守儿童任重道远关爱留守儿童,学校有当仁不让的。均川镇中心幼儿园以“爱心妈妈”为主要情势的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措施,已取得了一些效果,一些幼儿的不良性情和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园长贺萍也坦陈,光靠学校单方面的行动,气力有限。目前该园还有130多名留守儿童需要关爱,关爱行动需要引发全社会的关注,只有构成协力才能获得更大的效果。均川镇中心学校校长郑道江也认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首先其父母要重视并认同孩子的教育问题。少数父母认为现在在外打工挣钱就是为了孩子今后的发展,而疏忽孩子幼时教育的重要性。却不知3到6岁,正是孩子良好的个人习惯和能力构成的关键时期;2早期白癜风治疗方法是建议有关方面可以斟酌出台强制措施,规定最少有一名父母陪在孩子身旁,引导孩子的成长或学习,进行有效地监护;3是应当改变留守儿童的隔代抚养人特别是幼儿的爷爷奶奶的传统教育观念,让他们的教育理念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让学校与他们的沟通也更容易;4是构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一些社会机构、慈善机构可以通过爱心捐款的情势,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以“爱心妈妈”的方式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里来。本报邱学锋通讯员钟克波胡小林




转载请注明:http://www.qiancity2012.com/bsgz/47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