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文艺(art-up)原创
作者
光膀子大婶
又搞文艺又搞奥运
绝境!真正的绝境!
五战三负,小组第四,对手是所向披靡的东道主巴西,中国女排站在悬崖边缘。只是历史一再提醒我们,无论任何时候,对于中国男足,不要高兴得太早;对于中国女排,不要轻易地绝望。
第一局崩盘,第二、三局反超,第四局被扳平,过山车似的跌宕,让心脏不堪重负,然而随着朱婷的一锤定音,我们终于相信了精神可以传承。
胜利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没有什么能比绝地反击更让人荡气回肠。所以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人们,永远无法体验什么叫惊天逆转,什么叫置死地而后生。年的雅典,中国女排3:2逆转俄罗斯夺冠,那一年朱婷10岁、张常宁9岁、袁心玥8岁,魏秋月16岁——时过境迁,当年的二传冯坤坐在看台上,亲眼目睹了中国女排的血脉传承——战斗到最后一刻,不放弃者得永生。
前中国女排二传手冯坤
她们曾是全民励志的偶像,她们曾是中国体育的标杆——90后或许有些懵懂,但他们的父辈总会感慨万千。那是万人空巷的深秋,街头回荡着宋世雄老师高亢的声音:“郎平扣球!铁榔头得分!”大学生点着了扫帚、冲向了邮局,人们高呼着“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夺冠的中国女排疯狂。
那是一个激情如火的年代。人们热爱诗歌,人们高歌改革,人们为四个现代化奋斗,人们都在向女排学习。
郎平年轻时
翻开当时的报章:某工厂女工看了女排的事迹之后,每天早来晚走,精心操作,班产量天天超额完成计划;某煤矿工人看完女排比赛之后,自觉加义务班,日日超产——信不信由你,“拼搏精神”四个大字,早就深深烙上了那个时代。时光如水,光阴似箭,那是年的中国,一晃就过了35年。
35年里,向大阪发电报的学生们渐渐白了头,把女排当成偶像的姑娘们跳起了广场舞,冯坤、杨昊、周苏红慢慢长大了,朱婷、颜妮、张常宁陆续出生了。
35年里,股市震荡,房价飙升,BB机、大哥大、电邮、微博、北京看白癜风最好的地方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