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关于郎平用新人的各种质疑吐槽,被破诅巴西,逆袭荷兰两场比赛成绩,压成渣。
不得不说,
中国体育圈的远古神兽,郎平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
她这已经是第三轮,带领中国排球创造世界神话了。
而在这些奇迹背后,
是一个女人可以牺牲的全部代价:
安稳的生活
幸福的婚姻
看着女儿长大
陪伴家人
名誉
爱情
健康为了排球,郎平通通放弃过一遍。我觉得换了我一定做不到没有一种无敌,不是用寂寞换来的
现在才给郎平点赞的我们,已经错过了她的巅峰时期。
和我一起观看排球赛的父母就说,“小孩子怎么会知道,郎平对中国排球意味着什么呢?!”
郎平81年参加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决赛日,整个中国全国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就为观看这一场盛世比赛。(提议以后每次奥运都效仿!)
中国队获得冠军,实现三大球零的突破,当天人民日报慷慨地拿出了头版头条。↓
年洛杉矶奥运会夺冠,再加上4个世锦赛冠军,初代女排“五连冠”神话gt( ̄︶ ̄)↗[GO!]↓
当时的电视解说宋世雄老师念起了爱的小诗篇:
女排运动员登上领奖台,全国十亿朵心花怒放,十亿面红旗高展,为祖国写下光辉灿烂的诗篇
啧啧啧,据说和80年代的全民崇拜铁榔头相比,现在的国民小鲜肉宁泽涛声势差多了。
《人民日报》对英雄凯旋的描写:
当时中国女排收到的贺信、贺电和各种纪念品达3万件,而这当中,有多件都是“点名”送给郎平的。山西太原机械学院全体师生甚至送来了一块近两米长的横匾,写着“振兴中华”四个贴金大字。
在粉丝只是一种食物的80年代,粉丝的热情让当事人郎平根本无法应对。
她在后来的采访中说过,不能出门,哪儿也不能去,看个电影黑场了进去都会被围观,连买个糖葫芦吃都不行。
从排球队退役后,郎平只想和爱人白帆结婚,过过平静清淡的普通人生活。
因为长期高强度的训练,她早已经将年轻的身体过度透支了。
拦网把双臂扣断;做过7次膝关节手术,所有自己的髌骨已经全部切掉;腰也不行。
28岁接受膝关节检查的时候,医生说她的膝关节的磨损程度,已经像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但全民崇拜,让郎平在国内根本无法正常。
于是,在好朋友劳尔的邀请下,郎平婚后和丈夫白帆一起去美国读书。
她在自传里这样写:
很多人不理解我的“撤”,他们总觉得,“女排”是中国的象征,我是典型的“民族英雄”,似乎不应该加入这股“出国潮”。也有人挽留我:“你是世界冠军,你是有功之臣,国家不会亏待你的。”
我觉得自己似乎被误解了,我不是怕“亏待”,我就是觉得,国家和人民待我太好,我不能再躺在“冠军”的奖杯上吃一辈子老本,不能天天坐在荣誉上。
我看过北京电视台和央视的两个郎平纪录片,关于郎平留学美国的说法大致相近,一个说带了90美金,一个说带了美金。
反正都是光膀子上阵,懵懵懂懂就去了。
到了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才发现,80年代体育局没奖金是多么寂寞,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国民偶像在美国只好每天自己动手做三明治吃,去大学当助教挣生活补贴。(当时公派自费签证是不能打工的)
好不容易生活稳定下来,郎平在年生下女儿白浪。
还在做月子呢,郎平就从电视里看到中国女排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和巴西的比赛。
中国排协几乎是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郎平,希望她从美国回来指导中国女排重拾女排精神。
郎平也想回来。
但年她正遭遇一个女人最大的危机——
婚姻危机。
丈夫白帆和她感情破裂。
女儿白浪刚出生,需要母亲贴身照顾。
郎平想回来,但她硬不下心肠抛弃刚刚出生的女儿,那是天然涌起在身体里的母性使然。
这段离婚波折,当时郎平谁也没有说,国内无人知晓。
于是,排协不断地来电话来传真催促郎平下决心。
两年以后的年,她横下心办了离婚,将女儿托付白帆,只身回到中国。
之后4年郎平就扎根在中国,很少有假期能够探望女儿。
母女两个,通过电话和电脑通讯,蜻蜓点水地交流着情感。
每个训练日的中午,郎平拨电话去美国问候晚上做作业的女儿,白浪有时候会撒娇说“妈妈你去睡吧,不要挂电话,让我听着也好”。
训练是“鬼知道我做了什么”。
魔鬼一样的4年,郎平不仅对队员们苛刻,对自己也没留情。
为了中国女排出成绩,她几乎24小时不停歇地工作,甚至半夜一点睡下之后都会爬起来研究比赛录像。
在郎平带队的--年这个时期,中国女排获得了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银牌、98年世锦赛银牌,两次大赛闯入决赛,惜败正处于白金一代时期的古巴队。
那时候徐老师已经长大,我清楚记得自己看了年奥运会女排比赛。
当时因为主教练郎平突然晕倒,第二天继续出现在奥运现场,是一条大新闻
深夜的奥运现场,央视让郎平的父亲连线上了女排队长赖亚文。
这段视频我回看一次哭一次。
在连线中,郎平的父亲也不忍心责备女排的姑娘们,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因为女儿郎平真的是“为中国女排奉献了一切”。
当时,郎平还不到40岁。
我听队员说,我从桌上滑到地上,嘴角冒白沫,舌头也吐了出来……医生往我身上泼冷水。我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听到袁指导在叫我:郎平,郎平,我是袁指导,你要坚持,你要挺住,你要挺住!
--央视采访
其实,在这段亚特兰大昏倒的故事后面,还有另一段更残酷的牺牲。
96年奥运前后,郎平其实在秘密恋爱的状态。
她与一位美国朋友通过电话和邮件,保持远程恋爱,男朋友甚至已经在奥运夺牌后向郎平求婚,希望她能在放下总教练重担后,去美国与自己结婚。
郎平还在担心女排不稳定的成绩,跟男朋友说,能不能等我两年,等女排再好一点我们就结婚。
这段秘密的恋爱,因为“女排2年之约”而夭折。
郎平再度舍弃了回归平凡女人生活的契机。
在短短5年间,
接连放弃婚姻,放弃女儿,放弃爱情。
这种自我牺牲,对于像我这样的平凡女性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也可能是时代不同。
生长在“我时代”的徐老师,和生长在“国家意志至高无上”的郎平,价值观取向有差异。(精神境界是一代不如一代哇)
即便郎平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她为排球精神所做的牺牲也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境地。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这句话,她说出来是真的每一个字都砸在心上。
年,放下重担的郎平,回到美国照顾叛逆期的女儿。
当时美国队就邀请她做国家女排教练,郎平说,为了不给中国队制造强敌,我不想做美国女排的教练。
她前往意大利,指导三流意大利摩迪那职业排球队。
一年后队伍拿到了首个联赛冠军杯,第二年,郎平率队获得了欧洲联赛冠军。
随后,她又为美国女排在年北京奥运会上争取到了历史最好成绩。
女儿白浪也长大了,成为一个排球运动员。
年的春天,北京还在吹着雾霾,一身黑衣的郎平,再度临危受命接任中国女排总教练,扛起了女排复兴的重担。
在此之前,无数人劝她,不要去接。
因为难,很难。
原本已经打算在美国退休安享晚年的郎平,又怎么会不知道这有多难。
然而,4月初在北京参加女排队友陈招娣的葬礼,又一次扭转了郎平的人生选择。
那一天,80年代的女排黄金团员重新聚齐,郎平看到了自己的指导员袁伟民,看到了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中国排球。
在痛哭中,郎平重新考虑了中国排协的邀约。
她推迟了退休计划,捂着已经无法再动的老腰,再度走马上任。
不得不说,郎平有时候真是一个非常心软的女人。
回到郴州,郎平看到基地,还是自己当年争取经费修建的基地。
只是如今滚打在地板上的姑娘,换成了朱婷、魏秋月、徐云丽、张常宁、颜妮、杨方旭、袁心玥、惠若琪……
90后队员们鲜衣怒马,飒爽英姿。
干,为了她们也要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在新队伍里,郎平像一个教练一样严肃,又想一个妈妈般慈爱。
在郎平的强烈要求下,女排配置了一支14人的保障团队。在这支国际化复合型保障团队中,有来自美国的国际体能师和理疗医疗师。
她不想让姑娘们在30岁退役之后,再度重蹈她伤痕累累的覆辙
澎湃还爆她贴钱给女排队员买蛋白粉。
年出征日本,队长惠若琪在赛前负伤,让筹备了许久老帅几乎崩溃。
在极尽艰辛夺冠后,面对采访的镜头,郎平眼泪决堤。
“作为强者,要面对各种困难”。
郎平从不隐藏自己哭泣的事实。
“我很少在队员面前流眼泪,私下里却哭得多。”
扛着这样一支队伍往前走,多少辛酸苦辣,多少委屈压力,眼泪算什么。
带着中国女排的骄傲与荣光,赌上了一个女人人生所有的砝码,郎平又一次在数十亿人的期盼中登顶。强者不是没有眼泪,
她们只是含着眼泪往前奔走!
太激动了
希望21日决赛姑娘们能够再下一城
金牌,是你们和郎平应得的奖章
看戏去我们做真诚的精神福利号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有效的白癜风偏方